首先,学做人。
在与老师、同辈、校友、社会公众的接触、互动中,内练道德修养,外塑行为举止。善良、敬人,勤奋、踏实,坚持、勇敢,律己、诚信;知行合一,不自私、会体贴,不局促、显大气,不封闭,能合群,负责任、有担当。
思修课程、文史哲通识课程、读有价值的书、集体活动、宿舍生活、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......这些都是学做人的途径,也是实践责任和担当的必须途径。
其次,练眼光。
所谓眼光,既可以是独具慧眼、于未知处发现新知,也可以是守正出奇、于常识中传承创新,又可以是见微知著、于平淡中洞察变化,还可以是豁然开朗、于动荡中从容淡定。
特别推崇理工科学生坚持读文史哲经典,坚持收看新闻,有选择地参与论坛讲座,坚持一项服务性工作,可以是校内的宿舍管理、学生工作、社团岗位、勤工俭学,也可以是校外的公益服务、社会实践。在理工专业类课程所教授的林林总总的科学和工程方法之外,掌握唯物史观、辩证思维(包含批判性思维),从而做到有大局观,能深刻思维,会抓住关键。
再次,行动力。
培养行动力有很多方法:目标、计划、执行、检查、反馈,滚动向前.......
对于青年大学生,培养行动力更重要的是敢做、善做、长做。
敢做,不让一个个计划、梦想停留在口头、纸面、网上、梦中,而是“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”。
善做,一般可以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,比如学习事务、宿舍内务、学生工作、社团实践、科技活动、文体锻炼、公益服务……。如果有更强的意志、决心,也可以从挑战难点和弱项做起。
长做,科研创新常常在经年累月的坚持中凸现成果、得到顿悟,这就是科学家口中的“365d/y*12h/d*(3~20)y”的成功秘诀。坚持到底,铁杵成针。
如此,个人、家庭的理想与社会发展大势才能更加相容,引领、超越、改变世界的梦想才更有实现可能。